特約撰稿人:張瀛州
近年來,受國內外經濟環境、財政減稅降費政策以及本市稅收重點行業發展狀況的影響,河南省A市經濟增長增速有所放緩,稅收減少問題較為突出,為了進一步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通過政府和高校組織的產學研合作,我們開展了一系列的項目調查研究,因地制宜地收集了不少實際稅務發展的數據,初步掌握了實際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并由此嘗試提出相關對策。
從稅收總體看,截止2019年6月30日,全市各級稅務部門累計組織各項收入155.8億元,同比增收15.5億元。其中,非稅收入46.6億元,同比增收5.7億元;稅收收入109.2億元(居全省第9位),同比增收9.8億元。
從稅收結構看,在本市稅務機關現行征收的16個稅種中,重點個別稅種征收形勢不容樂觀。如第二大稅企業所得稅累計組織收入14.04億元(同比增收1.20億元),居全省第13位,僅領先漯河、濟源、三門峽、濮陽、鶴壁等地市;土地增值稅累計組織收入2.71億元(同比增收0.33億元),居全省第15位,僅領先鶴壁、濟源、三門峽等地市;契稅累計組織收入2.88億元(同比增收977萬元),居全省第15位,僅領先焦作、鶴壁、濟源等地市。
從稅收影響看,個別稅種稅收收入的增收滯后已經嚴重影響到產業轉型升級發展,進一步影響到本市綜合實力高質量重返全省第一方陣的征程。
數據分析表明,影響稅收增收減少的稅種,多數都聚焦到房地產業和建筑業,因此,本文以此為例,嘗試提出改善和加強本市重點稅源管理的發展對策。
一、構建有效控管房地產業和建筑業的多部門信息共享機制
房地產業和建筑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性、先導性、支柱型產業,社會關聯度高,涉及稅種多,稅收貢獻大,稅源控管漏洞多,稅收流失問題嚴重,單靠稅務部門一家難以有效控管稅收流失問題,因此迫切需要強化地方政府部門的護稅協稅職能,探索建立重點稅源有效控管的多部門信息共享機制,形成齊抓共管稅收共治格局。
一是建立一體化聯合管稅組織。建立各區由財政局、稅務局、工商局、發改委、住建局、國土局、辦事處等部門為主要成員,審計、金融、部分行業管理協會積極配合的一體化聯合管稅組織。
二是建立定期聯系和信息共享機制。稅務部門指定時間定向收集所轄區域發展改革委、住建局、國土局、辦事處、街道等職能部門掌握的所屬區域內新建(改建)項目以及施工單位名稱、聯系人、聯系方式、項目法人、坐落地點、投資規模、開工時間、建設周期等信息,形成多部門共治房地產業和建筑業稅源共治的管理格局。
三是實行建設項目一體化運作、“一條龍”服務。將工程項目稅款征收與工程項目登記、招標投標、合同備案、開工許可、資金結算、發票開具、申報繳稅、竣工驗收等統一納入建設部門一體化管理流程,使各管理環節有機結合,將稅收控管與房地產行業監管聯動管理,創新并優化行政管理和窗口服務機制,實行建設項目一體化運作、“一條龍”服務。
通過以上操作,稅務部門可充分獲取第三方信息,及時掌控建設類交易項目,有效跟蹤標底流向,及時跟進征管措施,實施“互聯網+”“大數據”信息共享風險治理。便于主管稅務機關核實企業取得的預收款是否預繳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稅款、房地產項目何時進行增值稅的清算、所得稅的清算和土地增值稅的清算等。
二、構建重點稅源稅費協同管理風險預警體系及防范機制
社保費由社保經辦部門征收改為由稅務征收,國地稅機構合并,國地稅數據壁壘的徹底打開,金三系統征管信息的大整合,稅費信息共享渠道已被打通,不同稅種(費)關聯比對成為可能且更加便捷,比對阻力進一步消失,風控能力進一步增強,信息化管稅的水平進一步提高,常見的如企業通過虛列人員虛增工資少交企業所得稅空間將大幅壓縮,少交或不交養老保險的現象將不復存在。建議構建重點稅源行業所涉稅(費)種協同管理風險的預警指標及預警值,加強重點稅源上下游鏈條式稅費協同風險管理,加大專項納稅評估和處罰力度。
一是構建不同行業所涉稅(費)種協同管理風險的預警指標及預警值。結合不同行業的經營特點、財務核算特點、稅收遵從風險點以及最新稅收政策,構建不同行業所涉稅(費)種協同管理風險的預警指標及預警值,建立行業評估模型,量化納稅遵從風險,提高自動識別風險能力和預警能力,滿足稅收科學化、精細化、專業化管理的需要。根據全市實際,需關注:(1)房地產業、建筑業的增值稅及附加稅費、企業所得稅、土地增值稅、契稅的協同;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與社保費的協同;城鎮土地使用稅與房產稅的協同;(2)重點稅源行業采礦業的增值稅及附加稅費、企業所得稅、資源稅的協同;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與社保費的協同;城鎮土地使用稅與房產稅的協同;(3)裝備制造業、化學化工產業的增值稅及附加稅費、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社保費協同;城鎮土地使用稅與房產稅的協同;
二是加強重點稅源上下游鏈條式稅費協同風險管理。根據產業鏈特點,將房地產業行業監管與上下游稅收控管有機結合、聯動管理,探索建筑業和房地產業上下游鏈條式稅費協同風險管理模式。根據一方開票或抵扣數據,核實另一方是否隱瞞收入、遲計收入等,如通過房地產企業倒查建筑企業,通過房地產企業、建筑企業倒查建材、商品混凝土等生產銷售企業和出租、設計等服務性企業。
三是加大專項納稅評估和處罰力度。納稅評估是稅務機關能夠增加納稅人不遵從行為成本的有效手段。高效、科學的納稅評估是降低企業納稅遵從風險的重要保證。為此,抽調專門力量進行稅收風險分析,開展專項重點稅源稅費協同納稅評估,堵塞稅收征管漏洞。針對評估中存在的問題,嚴格執法,限期改正,并加大處罰的力度,以做效尤。對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公安機關依法處理;對重大案件及時通報曝光,震懾不法分子。
三、探索建立工程項目各環節信息有效控管機制
房地產業和建筑業涉及稅種多,涉稅環節多,稅源控管漏洞多,稅收流失問題嚴重,需要探索建立工程項目各環節信息有效控管機制。
一是實行登記注冊制。實行平頂山市具體項目、土地稅務登記注冊制。引導工程項目施工單位法人化運作。推動政府從政策激勵、資金扶持等方面出臺引導納稅人在平頂山市所屬區域內成立獨立法人機構、單獨核算納稅,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企業、房地產企業財務核算的規范性、納稅申報的積極性和對地方經濟發展的貢獻度。
二是實施工程項目臺賬登記制 。要求企業建立《房地產業開發項目后續管理臺賬》以及《跨縣市區建筑服務項目后續管理臺賬》,便于后續管理。用好工程項目后續管理臺賬。工程項目后續管理臺賬是加強項目施工方納稅遵從風險管理的重要抓手,主管稅務機關應督促房地產企業以及建筑企業落實臺賬的填寫上報,并定期對使用臺賬情況進行檢查,以便稅務機關全面掌握相關數據,實施項目跟蹤風險管理。
三是實行兩票(發票、稅票)制。推行以1個工程項目為1個稅收單元的管理辦法,實施稅源臺賬登記、明確稅源管理人,實行精細化、責任化管理。原則上建設項目施工方必須從項目所在地稅務機關領購發票自行開具,或者到項目所在地稅務機關代開發票。付款單位見到稅務機關開具稅收繳款書后再付款,或者約定繳納稅款后再付款。
四是推行專屬負責管理制。探索實施 “專司管理稅源、專屬稅收宣傳、專門巡查巡管”的管理辦法,推動建筑業和房地產業稅源管理的精準化。專司管理稅源。按照“專門機構負責、專業人員管理”的思路,組建各基層稅務機構建筑業、房地產業稅收征管工作小組,專司負責建筑業和房地產業稅收管理服務。專屬稅收宣傳。對建筑業、房地產業納稅人開展層次化、多渠道、全方位的稅收宣傳,不斷提升稅收宣傳的針對性和實效。專門巡查巡管。建議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建筑業房地產業稅收征管工作小組牽頭,聯合各基層地方政府及辦事處,每半年對轄區內的工程項目巡視清查一次,查漏補缺,對尚未登記、備案的納稅人及工程項目及時納入稅收管理。
五是推行專業風險應對制。對建筑業、房地產業建立部門聯合、定期整治的工作機制,常態化、精細化開展稅收風險的分析識別和排查應對。做好稅源管理風險應對。組織全面稅源清查,摸清稅源底數,登記造冊,并與實際管理的戶數相互核對。對發現的漏征漏管以及外來施工企業的未報驗戶,及時督促辦理稅務登記、報驗登記以及申報納稅,全部納入正常管理。對未按規定報驗登記的,及時提交各基層地方政府,多部門聯合采取綜合治稅措施。做好納稅申報風險應對。利用金稅三期稅收征收管理系統查詢零申報、低申報的納稅人,列為重點稅收風險應對目標,實地核實生產經營情況,發現逃稅嫌疑的及時移送稽查部門查處。
四、推行工程項目稅款源頭控管機制
建議從工程項目資金結算入手,推行工程項目稅款源頭控管機制,從源頭上加強稅款繳納的管控,提高征收效率,降低稅收流失。
一是強化財政性資金的源頭結算。凡是利用財政性資金結算的外來企業工程款,結算時必須提供《跨區域涉稅事項報告表》、《增值稅預繳稅款表》、《個人所得稅預繳稅款表》、預繳稅款繳款書(完稅憑證)、施工合同以及發票,否則,財政性資金不予結算。
二是強化國有企業資金的源頭結算。施工單位承建國有企業投資項目的,國有企業在向施工單位撥付款項時,施工單位必須提供稅款入庫完稅憑證,施工單位未繳納稅款的,國有企業要及時通知稅務機關。
三是強化其他企業業主方資金的結算。遵循“屬地管理”、“項目登記”等管理制度,積極深入業主方宣傳建筑業相關稅收政策,凡是在全市所轄區域內施工的外來企業,建議、引導業主方比照利用財政性資金結算外來企業工程款的要求進行結算,認真把好建筑業稅款征收的“源頭關”。